麒麟950是**款16nmFF+的SoC,4*A72+4*A53,性能即便是目前在处理器里面依然是**水平,单核性能略逊骁龙820,多核反超820,CPU部分没有黑点。因为海思麒麟**的MaliT628MP4,游戏性能一直是海思SoC的短板,这一代我们终于迎来了新的GPU——MaliT880MP4,性能达到了原先的两倍,但是还不是**水平,用高通来类比,应该能接近805的Adreno420,当然也达不到820的Adreno530,而且也略逊于7420的T760MP8,怎么说呢,GPU确实拖后腿了,但是总归是不妨碍用,性能也够。
目前来说华为麒麟和高通骁龙还有很大的差距。下面我们客观地来分析一下:一、架构。
凡是懂**的人首先看架构,架构无疑是首要因素。
目前凡是高端旗舰芯片都是自主架构诸如苹果、高通、三星(架构一半是自主也算。唯有华为麒麟和联发科是公版架构。有些人质疑难道自主架构就一定比公版架构好?!那是肯定的!因为自主架构是深度优化定制,研发成本更高。
二、gpu。目前华为麒麟的gpu和高通三星还有很大的差距!华为mate9是跟上主流节奏了,可惜有两点遗憾:1、华为用的是ARM公版的gpu。高通的adreno是从AMD手里收购的,但是随着时间的沉淀,高通也会优化设计gpu,华为不会。
即使是同样用公版gpu的三星也比华为强。三星8890搭配的gpu是Mali-T880mp12,而华为麒麟950/955搭载的是Mali-T880mp4。公版gpu堆核心的技术只有三星会。
华为只会整合SoC,不会优化设计gpu。直到ARM公版的gpu Mali-G71mp8的到来,华为麒麟才勉强被动地跟上主流的步伐,才真正意义走向高端,和高通三星的gpu不分伯仲。话说,公版的gpu谁都可以用,能够优化设计公版gpu的只有三星,有自己gpu的是苹果和高通。
握在自己手里的才是**才有发言权,华为公版gpu不会优化设计gpu,完败高通三星苹果。2、mate9的麒麟960用**一代A73架构碾压高通和三星上一代架构,实际上华为只是抢了新架构的首发权而已。不是高通三星不发布,因为每家厂商的研发节奏和周期不一样。联发科也是一样。
华为麒麟960的研发周期正好赶上了ARM的新架构而已。很多人不明白华为麒麟960为什么能够跟上高通三星的步伐,能够跟高通三星争霸高端市场。其实总线也是关键的因素。
所以麒麟950/955其实还没有达到ddr4的真正水平。直到麒麟960发布才到达这个水平,甚至ddr4x。
提问者带有很强烈的个人利息驱使哟 想在**时间黑一把,你还真是,臭不要脸 这次810,有自己的达芬奇架构NPU,AI性能超过855,也有A67大核加持,7纳米工艺控制功耗 重点是魔改的GPU,可以说已经很强劲了不知道谁给了这个误区:ARM Mail G52是低端GPU。 为什么大家会觉得GPU Mail 552是低端GPU呢?这一颗在2018年由ARM发布的GPU,性能比搭载在麒麟710上的G51强了不少。
特别是在AI方面进行了提高,机器学习的性能提高了3.6倍;性能提高了30%,功耗下降了15%。
不仅如此,我们可以看到它和G51的对比图:在对比图中,就能发现G52的提升非常大。不仅如此,G52就是G51的直接替代品,并且这是一颗**用于主流级别和注重高能效的SoC。 注意:它并不是低端GPU! 其次,我们目前并不知道麒麟810的参数,微博中一些数码博主已经给出了猜测参数,我们仅做参考:从我们看到的这些参数来看,还是比较值得我们期待的。因为使用了7nm工艺,这是和麒麟980处理器一样的工艺制程呢,功耗不会差多少,在CPU架构上,类似于骁龙730处理器,可见对标骁龙730很明显,而GPU也是麒麟710的升级版,总体性能应该不算差,还是比较期待它的表现的。
G52很差吗?麒麟810芯片刚发布,这不是在抹黑吗。G52是ARM去年才发布**中端的GPU,我觉得配麒麟810还是可以的,这款芯片也是**中端。如果旗舰芯片用G52,再来吐槽就没人反驳了。
来了解一下G52的特点,**的惊喜就是具备有像人的大脑一样的学习算法能力,用的是Mali-D51和Mali-V52图形处理。现在对**终端来讲,丰富的图形处理和广泛的AI应用是必然趋势,芯片的学习功能现在并不是只有旗舰机才有的配置,使用者希望在普通的**设备上就可以实现学习应用,3D 游戏 等*作。ARM应对市场需求,推出了GPU G52使中端**也有了这些功能。
ARM公司产品布局来看,G70是高端旗舰芯片使用,G50应用在中端领域,G30则是低端芯片使用。而G52则是G50的升级板,上一代是四线程,而G52增加到了八线程,在同一等级的芯片上,可以处理更高级别的图形数据,在常规系统环境下和标准带宽容量内执行更多的学习任务。G52图形处理密度提升了30%,能耗提升15%,可以增加 游戏 时间和运行AR耗电量大的任务。
麒麟810的芯片配上GPU G52,通过技术协同优化,打通了系统和CPU之前的屏障,图形处理能力进一步提升,在 游戏 或是观看视频图像时增加HDR功能,显示效果更加清晰细腻。G52加上系统的优化处理,完全可以达到旗舰机的水平。 麒麟810是**中端的一款芯片,如果用G70,价格会上升很多,造成**模糊,出于成本因素的考虑用G52可能才是最合适的。华为全新的中高端芯片发布了,麒麟810在发布之前关于GPU的争议就不少,很多人都认为会采用G76 mp6,但事实是中端的G52 GPU,相信很多童鞋看到G52的时候心都凉了一截了?说好的高端GPU呢?其实从产品布局的思路来看麒麟810就不可能用上G76 GPU,毕竟中端SOC呢怎么能抢旗舰芯片的风头?但是这颗G52并不是普通的G52, 普通的G52最多只能设计成4核心,而华为的是定制6核心 ,数量上来了性能肯定会得到一定的提升的。
从**来看G52确实是中端GPU,但这一代GPU性能已经得到很大的提升了,学习性能提高3.6倍,整体性能提高了30%,功耗下降了15%,可以说G52的性能已经完全不弱了,反正是要比麒麟710强不少!从GPU Turbo技术出发其实这个定制GPU的可信度还是非常高的,这个针对 游戏 场景深度优化应该会补齐短板,那么本身G52 GPU就不弱,还有定制优化GPU Turbo那么基本上性能就不会差到哪里去了,最起码应该和竞争对手高通730能够分庭抗礼了?而从GPU跑分来看这颗定制版的G52六核GPU好像也不弱,高通730的GPU跑分为56149,而麒麟810的GPU跑分为73380,还是有一个小幅度的领先的,而领先高通710就不是一点半点了,今年还有不少主打性价比的机型采用高通710处理器,那么采用麒麟810的华为Nova5性能应该也就说的过去了吧~而且麒麟810还有竞争对手没有的NPU,这个是能一定程度上提升体验的一颗芯片,AI跑分高达32280,这可是比高通855都要高的成绩,虽然目前来AI还是一个很模糊的概念,但是日常运行肯定是有加分的!很多人说跑分并不能代表什么,毕竟以前联发科跑分也高是吧,但从目前的跑分来看就有一个不错的基础了,**麒麟810这颗SOC实际 游戏 体验如何现在我们也不敢下定论啊,等上手评测吧! 6月21日,华为将会发布中端处理器,海思麒麟810,采用了7nm制程工艺。消息称,麒麟810将会采用全新的2*A76+6*A55架构,GPU可能采用了六核心的Mali-G52,Mali-G52 GPU并不是低端GPU。下文具体说一说。 目前,华为没有自研的GPU架构,这也是华为麒麟处理器的短板,因此华为研发了GPU Turbo技术,优化了CPU、GPU、*作系统之间的关系,用于提升GPU图形显示性能,达到了提高帧率同时降低功耗的效果。
从ARM公布的GPU产品路线来看,ARM在高中低端实现了全面布局,其中 G70系列代表高端,G50系列代表中端,G30系列代表低端。 G52是ARM去年3月份发布的中端GPU,G52在能耗方面、性能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,同时支持AR、增加了机器学习的能力。麒麟810用于替代麒麟710,麒麟710的性能与骁龙660差不多,已经落后于市场环境。麒麟810在CPU和GPU方面有了很大的加强, **的亮点就是采用了台积电7nm制程工艺 ,性能可能介于高通骁龙710和骁龙730之间。
形成了麒麟970、980的高低搭配。众所周知,由于某国的“禁售令”,ARM中断了与华为的业务往来,很多人担心华为的麒麟处理器会受到影响。目前来看,ARM断供,并没有对华为造成太大的影响,华为即将发布麒麟810处理器,高端的麒麟985处理器也在路上。
麒麟810的发布丰富了华为麒麟系列处理器的布局,形成了麒麟980高端、麒麟810中端、麒麟710低端的格局, 有效的改善了麒麟芯片在中低端产品的竞争力 ,逐步替代华为低端**采用的高通骁龙4系列处理器。总之,麒麟810处理器具有非常大的优势,配合7nm的功耗优势和华为终端自家的优化,极有可能成为一代神U,一切等到6月21日就见分晓了。 有些人急了,是谁急了,当然是高通的走狗急了。
麒麟810都还没发布,具体参数也没有曝光就有黑子来黑了。高通的走狗们是有多怕麒麟打通高中低端处理器啊。 麒麟高中低端全部自给自足后,加上川普禁止高通卖华为芯片。一年前华为一年还买5000万套高通中低端芯片,一件后怕是一件也没了。
高通的走狗们焉能不急啊。 所以还没发布就开始造抹黑了。 记住造谣的有可能被抓进去。
就看对人家有没有影响了。人家要是在乎你造谣的影响,就报警了 首先我们来说一直以来华为处理器的gpu部分确实是存在不足,而且相对来说性能都比较弱,甚至于高通的6系列以及7系列的gpu性能都好像快要赶上华为的旗舰处理器了。 所以说maligpu确实是存在着巨大的性能劣势。但也并不能就此说明,华为的gpu其实是低端gpu技术。
从数据参数上来看,这款处理器极有可能将会采用魔改的四个A76大核加四个A53的大小核构架,并集成Mali-G52 MP6 GPU芯片,我们知道,AR M公司推出malIg52这一颗gpu其实主打的就是中端处理器。 所以从理论上来说,这一款gpu并不低端。更低端的其实是AR m公司所推出的G31。
要知道,g52这一颗芯片其实主打的是AI方面要知道,AI方面提升了36%,同时性能也提升,不少作为一款中低端的gpu来看的话,完全是够用的。 但什么都怕对比,在于高通这样的Gpu性能非常强悍的芯片公司对比的话,那么华为确实是会被打成原形,要知道即便是华为的旗舰处理�。
因为海思从cpu到gpu都是arm公版架构,除了封装外几乎没有一点自己的技术。而mali架构(arm公版GPU架构)要性能只能堆核心,然后功耗就大的一匹,然后就发热降频。
而且麒麟还经常钻制成(影像处理器的极限性能)的空子,首发新制成工艺和对手上一代制成的产品比。
就像麒麟980首发7nm,而首发势必会花大价钱,导致mate20超过7000元,有拿着消费者的钱赚吆喝的意思。反观高通等会等7nm良品率上去,从这点看麒麟并不良心。况且麒麟每代产品是在制成能压住(保证不烧但使用寿命堪忧发热感人)的情况下堆核心,高通是在制成能压住的情况下挤牙膏,在麒麟调度更激进功耗更大的情况下依然被对手同代产品吊打。
论综合性能麒麟系列处理器已经成为和高通骁龙以及苹果A系列处理器并列的三大移动处理器系列之一,设计功底非常扎实。有些人看到我这个评价肯定认为我是在故意抬高华为,他们的道理无非就是几个,**个就是华为的海思麒麟完**用ARM的公版架构且没有自主的GPU架构,第二个就是认为麒麟芯片的CPU&GPU性能不如同时期的高通以及苹果芯片,那么这就能认为华为海思不如高通骁龙以及苹果处理器么?当然不能了。
首先来说高通,高通自研的Kryo核心说白了就是拿着ARM的Cortex-A系列核心一通魔改罢了,尤其是体现在骁龙855和骁龙865这两代,完全就是换个名而已,而且随着Cortex系列的不断发展,未来的高通已经基本上确定会放弃自研的Kryo架构,转而采用公版的Cortex核心;至于高通的Adreno系列的GPU架构则确实要比当下华为海思麒麟所搭载的ARM公版的Mali架构要出色,但是也不要忘了,华为海思麒麟可是**款开辟NPU(AI芯片)先河的芯片,领先高通骁龙以及苹果至少一个时代(目前NPU已经成为了香饽饽)。
并且华为海思还是**发布集成5G基带SOC的IC设计厂商,而反观高通目前尚未发布过一款集成5G基带的旗舰SOC,至于苹果的A系列处理器从来就没有集成过基带芯片,本质上就不能算作是SOC只是AP而已。另外,从新制程芯片的发售速度也可以看出来华为海思麒麟的强大,华为海思麒麟的旗舰芯片几乎会和苹果的全新的A系列芯片同时发布,并且也会用上当下**最强的工艺,可不要小看这种能力,这说明华为在IC电路设计以及下游供应链管理水平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出色了,而反观高通,则基本上要滞后两到三个月,当然了你也可以认为这是后发制人,但是你也不能否定海思的实力。所以总的来说,凭借在通信领域的积淀,华为海思麒麟系列处理器的综合水准已经**不亚于高通骁龙以及苹果A系列,是完全可以平起平坐的。从天玑1000Pro和麒麟990 5G可以看出华为海思的设计功底远超联发科。
联发科**5G 旗舰SOC天玑1000系列最早是在2019年的11月26日才公布,但是**搭载天玑1000处理器的**——IQOO Z1则是在5月19号才正式发售,这个时间距离**搭载麒麟990 5G的华为Mate30Pro发布已经过去了半年之久。然而就是这款打磨了许久,并且还用上了**的A77以及G77的天玑1000Pro论性能也并没有比一款使用A76以及G76的麒麟990 5G强出太多,甚至可以说是半斤八两,我们来罗列一下跑分数据:天玑1000Plus:单核:3808;多核:13136;GPU:120帧;GPU TDP:5.4W。麒麟990 5G:单核:3925;多核:12750;GPU:118帧;GPU TDP:4.2W。
可以看到,天玑1000Pro在综合配置更豪华的基础上并未展现出比麒麟990 5G更强大的性能,综合性能表现几乎就是半斤八两,而且其设计热功耗还要远远地高于麒麟990 5G,大家认为这是为什么呢?说白了就是联发科的芯片设计能力仍有欠缺造成的,这从一个侧面也可以说明,联发科的芯片设计能力和华为海思麒麟相比是有不如的。